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3月8日午后,坐落在武汉的中国车谷国际体育交流文化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魅族团队在星纪时代接手后首次公开露面。该公司的全名为星纪魅族集团,尽管如此,依旧沿用了魅族的品牌。自去年7月魅族正式被收购以来永川行政服务中心,已历经8个月的时间,而自上一款手机问世至今,也已超过了一年。
魅族星纪公司对外发布了其最新的组织结构及业务规划,目前旗下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创新科技领域。公司规模庞大,拥有2800名员工,他们分散于我国四个主要城市。在新的管理层中,沈子瑜先生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他还担任亿咖通科技这家汽车芯片企业的董事长。手机业务由黄质潘先生领导,王勇先生则负责XR业务板块,而张亚东先生则主管负责前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在简短的采访过程中,沈子瑜和黄质潘多次提及魅族手机与各类智能硬件的紧密结合,特别是与汽车行业的融合。沈子瑜指出,即将推出的魅族20系列采用了与汽车行业相匹配的高品质控制标准。黄质潘亦表示,魅族手机与汽车的融合将呈现出极为顺畅的体验。
魅族创立至今已有二十载。起初,它以生产MP3闻名,并在国产手机行业初露锋芒时一度位居行业前列,但随后被华米Ov(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超越。到了2022年7月,星纪时代对外宣布,已成功收购珠海魅族79.09%的股份,并实现了对魅族科技的独立掌控。如今,魅族卷土重来,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是否还能占据一席之地呢?
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了通信行业的高级工程师袁博,他表示,魅族若能与吉利携手,若能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或许将迎来发展的良机。然而,在当前手机市场整体销量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下,魅族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再战中高端
3月30日,魅族计划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在长达一年多未推出新机之后的首次重要举措。
尽管该产品尚未正式推出,魅族手机的宣传已在社交网络中提前展开。3月1日,魅族科技的助理副总裁万志强通过微博表示珠海市魅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鉴于对软硬件品质的高标准要求,他们宁愿承受批评延迟发布,也要确保推出最优质的产品。
黄质潘向记者透露,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魅族将专注于中高端手机市场。他进一步阐述,新推出的手机在材料、制造工艺以及软件需求方面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魅族的售后服务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手机用户的更换周期平均为34个月,而魅族提供的质保服务长达36个月,比更换周期多出两个月。
魅族的构想颇具吸引力,资金投入亦颇为慷慨,然而,我国中高端手机市场已被苹果等品牌牢牢占据。当前,手机销量持续走低,即便是苹果手机也面临销售困境,此时魅族若推出中高端机型,是否还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呢?
Strategy Analytics的资深分析师吴怡雯向记者透露,魅族在智能手机领域正遭遇一系列挑战。“规模效应的缺失以及渠道支持不足,已成为魅族手机面临的主要难题。”根据TechInsights的数据追踪,2022年魅族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份额不到1%,与行业领先品牌vivo、荣耀、苹果、OPPO、小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然而,她亦觉得,相较于其他小型品牌,魅族在手机领域拥有一定的经验和品牌底蕴。魅族品牌过去代表着小而精良的形象,其子品牌魅蓝也曾深受国民喜爱。“吉利或许能为魅族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信誉背书,而汽车与手机的结合,更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黄质潘针对这一问题向记者表示,尽管当前手机市场呈现出疲软态势,但去年整体出货量仍达到2.7亿台,用户在使用手机超过两年后仍倾向于更换新机。他期望能够将新一代产品打造得更加出色,提升品牌口碑,以便在用户下一次更换手机时,能够首先考虑选择魅族品牌。
他对销量并无过高期望,毕竟在手机行业深耕多年,深知不可能迅速提升销量。因此,我们将克制自身的欲望,优先注重口碑的建立。同时,我们必须确保产品质量上乘。
打法与难点
魅族此次归来,计划重新拓展线下销售网络。黄质潘透露,本年度计划增设400家线下服务中心,其中90至120家为体验店。例如,即将在武汉开设的旗舰店,面积达800平方米,店内展示有车机、汽车、手机、XR等多元化产品。展望未来3年,预计将增设1000家类似门店。
魅族手机的一大优势便是与吉利汽车的合作。此前已有不少猜测,车企涉足手机制造后,是否会开展“购车附赠手机”的促销活动。黄质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十分可能发生。他指出,目前许多高端汽车,其钥匙的价格都高达数千元。而未来珠海市魅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魅族手机的算力将更为强大,届时消费者在购车时,或许会面临一个选择:是购买钥匙还是手机?这就是他阐述赠送手机策略的依据。
袁博提出,“购车附赠手机”的营销模式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若车主愿意额外支付一些费用,便可享受到高端手机以及更为便捷的服务,他们通常持接受态度。这对魅族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魅族渴望实现自我革新,然而面临的最大难题却是今年市场对其的反应,黄质潘对此表示认同。然而,他对记者透露,魅族今年务必重返手机行业,“未来将不再存在仅专注于手机制造而忽视汽车领域的手机制造商,同样也不再存在仅专注于汽车制造而忽视手机领域的汽车制造商。如今,魅族与吉利携手,这是我们务必推进的事业。”
意在与汽车融合
魅族现阶段的核心业务集中在手机领域,然而,公司志在长远,致力于构建Flyme Auto这一车载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将由负责手机业务的团队负责开发,届时,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系统将在技术层面实现互联互通。
黄质潞指出,若终端设备各自独立,则其存在价值将大打折扣。在他看来,未来的汽车与手机终端应当实现无障碍连接。
在去年的收购合同签署典礼上,吉利汽车集团的创始人李书福表达了将汽车产业与消费电子产品相结合的愿景。自收购以来,魅族科技与星纪时代公司便持续进行资源整合。
沈子瑜向记者透露,自去年七月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以来,他观察到两家公司所研发的产品外观颇为相似,于是便产生了将它们合并的念头。当时,星纪时代拥有800名员工,而魅族则拥有1500名员工。随后,双方在员工、供应链、采购、质量以及生产制造等多个体系上实现了整合,最终在3月8日推出了首次亮相的星纪魅族集团。
魅族已成立一支致力于Flyme Auto研发的团队,该团队与亿咖通科技的硬件、计算及基础软件平台实现了深度整合。此外,Flyme Auto在武汉设立了研发机构,并获得了武汉方面的有力支持。
袁博向记者透露,相较于已近饱和的手机行业,魅族在车载系统领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随着汽车逐渐走向智能化,众多车载系统亦愈发接近手机,而这一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魅族此时介入其中,无疑拥有着一定的机遇。然而,当前该行业竞争激烈,众多对手纷纷加入战局,诸如百度、小米等企业纷纷投身于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企业亦对手机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魅族与吉利的合作能否赢得市场青睐,尚待观察。
- 2025-07-01 7月26日长沙数字集团揭牌!这对城市发展意味着什么?
- 2025-07-01 长沙数字经济总量达5000亿元!凭啥能跻身新一线城市?
- 2025-07-01 曾年销超10亿成MP3第一品牌的魅族,为何如今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
- 2025-07-01 天音控股拟2亿投资魅族!其近年财务状况究竟如何?
- 2025-07-01 星纪魅族集团首次亮相!新架构新布局,2800名员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