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用这句话来形容魅族再合适不过了。
1创立魅族,转战手机
魅族,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其创始人黄章担任新加坡爱琴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他曾在公司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使得爱琴公司在MP3及个人音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后续的产品开发过程中,黄章与爱琴公司的股东们意见不合,导致双方关系破裂,最终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合作。黄章归国后,在广东珠海创建了魅族公司。凭借其在MP3领域的深厚积累,魅族的MP3产品迅速崛起,风头正劲。短短四年之内,魅族便登上了国内MP3市场的顶峰,成为行业领军品牌,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
图注:魅族 M6 MP3播播放器
2007年1月,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这款手机犹如凤凰涅槃,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谷歌也发布了名为Android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这标志着除了竞争之外,功能手机时代正逐步过渡到智能手机时代。回顾四年前,那家位于珠海的小型工厂——魅族,在2003年才刚刚成立……
黄章敏锐地察觉到MP3市场正逐渐走下坡路,于是他把握住了这一转折点,带领魅族正式踏入手机行业。然而,魅族的前景并不被看好,因为诺基亚、摩托罗拉、HTC、金立、天语等传统手机厂商本身就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硬件技术,在功能机时代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魅族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进入市场,既有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初战告捷,稳步发展
两个月内,销量达到了十万台。经过五个月的努力,销售额迅速突破了五亿元大关,黄章一出手便达到了事业的顶峰。黄章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使得魅族的首款智能手机历经了两年的精心打磨。2009年2月18日,魅族M8正式亮相,搭载了一块3.4英寸、分辨率高达720x480的电容触摸屏。其核心配置为三星的S3C6410处理器,操作系统则采用了基于Windows CE 6.0的Mymobile。作为国内首款智能手机,魅族M8的市场表现十分抢眼,仅两个月销量便突破10万部,五个月内销售额更是成功突破5亿元大关。
图注:魅族Care时光机服务,机型:魅族 M8
魅族M8一战成名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然而,创始人黄章却在此刻选择淡出江湖,将管理重任移交给了后来被誉为“三剑客”之一的白永祥。尽管如此,魅族并未停下前进的步伐,继续稳步发展。2011年,魅族推出了M9,将操作系统从Windows CE更改为Android。次年6月,基于Android平台的Flyme系统正式上线,这款产品成为了魅族的骄傲。随后几年,魅族加大力度在国内外市场布局,广泛开设专卖店,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旨在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国际影响力。
3资本进场,脚步混乱
实际上,在迅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难题。自2009年首款智能手机M8问世以来,至2014年,魅族在严格意义上仅推出了7款产品。其中,不少手机遭遇了发售或发货的延期。与此同时,外部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小米率先在互联网手机市场发起了攻势,其1999元的起步价格令业界为之震动,与此同时,红米系列也应运而生,OPPO和vivo也相继踏入智能手机行列,并专注于线下市场,采取大规模的产品策略,而传统功能手机品牌如金立、天语、中兴、酷派等,也纷纷实现了向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转型。
产品短缺及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导致魅族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内部副总裁马麟的离职带动了一部分核心员工的跳槽,软件部门人员也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内忧外患迫使黄章不得不重返岗位,2014年初,黄章重返舞台,重新执掌魅族CEO之职,积极引入众多资本注入,并与多家电商平台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旨在扩大线上线下销售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内部实施了员工股票及期权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
在同一年,魅族推出了基于 YunOS 的 Flyme 操作系统,并同步推出了首款采用该系统的魅族 MX4。这或许是为了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或许也是资本市场介入的必然结果。到了年底,由李楠这位“三剑客”之一的领导,魅族的全新子品牌魅蓝正式亮相,标志着魅族开始在中低端市场进行布局。2015年,魅族凭借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年销售量成功突破了两千万台,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其市场成功。然而,销量的激增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售后负担,而快速扩张的策略更是让魅族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天音控股披露的魅族企业2015年度的财务报告,当年该企业资产总规模达到72亿元人民币,而负债总额则接近89亿元,资产负债比率更是高达123%;同时,其营业收入为168亿元,但最终亏损额达到了10.37亿元。
为了弥补亏损,2016年,魅族转向了盈利导向,在举办了11场发布会的基础上,全年销量达到了2200万台,并且逐步实现了盈利。然而,随着销量的提升,口碑却出现了下滑。由于与高通的关系紧张,魅族在2016年只能选择联发科作为唯一供应商,而主要销量承担者魅蓝尽管不断推出新品,但这些产品只是表面上的更新,实质上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缺乏显著亮点的产品自然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016年珠海市魅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小米推出了其首款全面屏手机——小米MIX,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手机市场的变革与发展。
4再次回归,最后一搏
2017年伊始,黄章重返公司,着手增强人员精简措施,并对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将魅族科技拆分成了三个独立的事业部:魅族事业部、魅蓝事业部以及Flyme事业部。其中,魅族事业部负责打造高端的梦想产品,而魅蓝事业部则肩负着提升整体销量的重任。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小米发布MIX之后,2017年众多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家的全面屏手机,唯独魅族未能跟进。2017年,魅族推出的旗舰Pro 7系列并未采纳全面屏的设计理念,反而在后置摄像头区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小型的窗口,官方将其命名为“画屏”。这一设计颇具创意,然而并未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同年,魅族缺乏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导致Pro 7系列的价格持续走低。幸运的是,尽管如此,魅族在2017年的整体销量并未出现大幅下滑珠海市魅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依然保持了大约2000万的销售业绩。
图注:魅族 Pro7 系列背部设计
2016年年末,魅族与高通达成和解协议,然而到了2017年,搭载高通芯片组的魅族手机数量却极为有限。或许黄章正酝酿着一场重磅出击,因为他回归之际曾在微博上表示感激,并宣布自己将重返江湖,着手打造自己的梦想手机,以庆祝魅族15周年的到来。2018年的上半年,魅族推出了15系列手机。该系列的标准版配备了高通骁龙660处理器,而高配版则搭载了三星的Exynos 8895处理器。然而,这款手机并未实现全面屏设计,它仅仅是将上下边框进行了缩窄处理,而底部则依旧保留了一个圆形的Home键。发布魅族15系列后不久,紧接着便推出了真正的全面屏手机魅族16系列,其无刘海的全面屏设计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5相继卸任,时代落幕
然而,关于魅蓝,自其在上半年推出了魅蓝E3之后,这个品牌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魅蓝的创始人李楠在魅族16系列发布后,也逐渐从工作中退出了。2018年,白永祥和杨颜也相继离开了他们的职位。魅族如今已完全由黄章重新掌管,然而即便是黄章,也难以阻止魅族逐渐变成“珠海小厂”的命运。最终,2018年魅族全年的销量仅为948万台。
图注:魅蓝E3
2019年,珠海国资委对魅族进行了投资,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能扭转魅族面临的困境。进入2020年上半年,魅族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仅为0.5%,而在第三季度这一比例更是跌至0.3%。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魅族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至0.1%,这不得不让我们承认魅族在手机市场的地位已经明显下滑。2021年2月,黄章辞去了CEO职务,由他的亲弟弟黄质潘接替了他的位置。2022年伊始,有关魅族将被吉利集团旗下的星纪时代接管的传闻不胫而走。到了7月4日,星纪时代以持有79.09%股份的份额,正式对外公布已实现对魅族科技的独立掌控。从此,黄章和他的魅族画上了句号,而全新的魅族将与星纪时代携手,继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黄章的成功与失败皆源于他一人,他具备超凡的胆识与气魄。面对MP3产业的衰退,他果断地转向了智能手机领域。他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耗费了两年时间精心打磨,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不仅成就了魅族,也成就了黄章本人。早期的成功让他敢于宣称:“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然而,黄章适合的领域仅限于产品开发。
梦想破碎,满地狼藉,曾经辉煌一时,却后来力不从心,从追求完美到不断妥协,魅族最终未能成为全球的魅族。
魅族陪伴黄章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我们中总有一款产品被尊为永恒的经典之作,那么在你的心中,哪款魅族手机最令你难以忘怀呢?
- 2025-07-01 7月26日长沙数字集团揭牌!这对城市发展意味着什么?
- 2025-07-01 长沙数字经济总量达5000亿元!凭啥能跻身新一线城市?
- 2025-07-01 曾年销超10亿成MP3第一品牌的魅族,为何如今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
- 2025-07-01 天音控股拟2亿投资魅族!其近年财务状况究竟如何?
- 2025-07-01 星纪魅族集团首次亮相!新架构新布局,2800名员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