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踏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访客往往难以迅速辨别此处是教育机构,抑或是工业开发区。
校园大楼入口处,不仅悬挂着“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醒目标牌,而且紧邻这些标牌的,还有“龙翔电气”、“上海名匠”、“龙瑞汽车”等众多企业的标识。
门后深藏玄妙之处。一旦推开这扇门,众人便会察觉,此处非但是一间教室,更兼有生产车间与实训基地的功能。
这正是该校的教育理念所在。目前,该校正与业界深化合作,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实训基地,实现生产与产品并存;共同设立二级学院,实现教学与学生的融合;共同建设研究院,实现科研与成果的产出;共同搭建众创空间,实现创业与项目的孵化。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河南省致力于塑造“技能河南”这一品牌形象,职业院校涌现出众多亮点,本科教育转型工作也呈现出积极态势。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表示,通过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河南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步伐得到了显著加速,正在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
高职:高质量融合带来高质量改变
河南不仅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同样也是教育人口众多的省份。然而,河南的高校资源相对较少,就业压力也因此变得尤为突出。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沿海地区企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过程中,河南还面临着熟练工人严重短缺的难题。
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叠加压力,我们亟需调整教育观念,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强大优势,这不仅能够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还能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转型升级。尹洪斌如是表示。
在2008至2012年间,河南省启动了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第一阶段,成功改善了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状况。随后,从2014年到2018年,该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第二阶段,着重于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发展独特的办学风格,塑造职业教育品牌,并致力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准和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郑州市黄淮机械电子技术学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被视为关键举措。
张震,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院长,指出:“职业教育核心在于产教结合与校企联动,若想将职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关键在于切实推进校企合作这一重要途径。”
之所以强调“真正”,是因为张震在校企合作方面有过失败的经历。起初,他对校企合作的理解过于简单郑州市黄淮机械电子技术学校,认为只是“让学生去企业了解生产流程,进入工厂后迅速掌握技能”。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学生到企业实习,不仅会消耗材料,还需要企业指派专人进行指导,这些材料损耗和人力成本都由企业承担。但等到学生毕业后,能够留在企业工作的却只是少数人。经过一番计算,企业似乎是在亏损中寻求宣传效应,“校企合作”似乎带有夸大其词的嫌疑。
面对这一难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着手探索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该校搭建了产业园区,吸引了十余家企业入驻,学校无偿提供土地资源,企业则负责建设厂房和生产线。在此过程中,企业不对外招聘员工,而是由学校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该校电气学院与河南龙翔电气公司采取股份制合作形式进行办学,其中学院持有51%的股份,而企业持有49%。双方共同商定开设的专业,并协同编制了专业的核心课程。此外,他们还引入了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教学资源,确保了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相契合。由此,我们看到了“企业成为学院的依托,学院亦成为企业的支撑”这一现象,这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因宣传而亏损的问题,也打破了校企合作中的僵局。目前,龙翔电气公司中,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是由电气学院培养出来的。“这种校企合作,我觉得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公司负责人如此评价。
通过体制的革新,在过去的五年里,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规模从原先的1000名中职学生扩充至超过1万名高职学生,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更是攀升至本科二批的录取标准。在河南省内,众多院校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一般,实施了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民办公助以及股份制等多种办学模式的改革试点,共计超过100所。其中,61所高职院校建立了280个实训基地,并成功打造了16个省级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与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发了900多门课程。
优质融合催生了卓越的变革。在众多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河南省屡获佳绩。过去三年,河南的高职院校在全国性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27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125项,其技能竞赛成果在中西部省份中位居首位。
本科:把专业办在行业热点上
物理学,停招。
国际经济与贸易,停招。
动物科学,停招。
……
黄淮学院,位于驻马店,曾公布了一份停止招生专业的清单。该校在近年里,主动停招了13个专业。“不采取这样的重大举措是不行的。”校长谭贞强调,“为了实现学校的转型,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对于那些与学校转型发展不匹配、办学效益不佳的专业,必须果断停招!”
产教结合与校际合作,既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考验,亦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自十八大以来,河南省致力于协调推进本科院校的转型进程,特别注重指导具备条件的高校强化职能定位与特色发展的认识,帮助这些高校确立与自身发展状况及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办学方向,并推动这些转型中的高校在人才培养分类、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科研分类管理等方面实施改革。
在此次改革进程中,黄淮学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将行业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转变为知识点的需求。同时,学校也在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并促进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双主体”合作。谭贞表示:“这些改革举措,都围绕着同一个核心目标展开。”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将学科建设与行业前沿紧密结合,确保专业设置紧跟企业需求的热点。
银泰新能源汽车公司正是被黄淮学院所吸引而落户的。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并最终选择在驻马店设立基地。这一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黄淮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真挚态度和强大的支持。目前,银泰公司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正日益紧密,双方共同创建了银泰汽车学院,企业全面参与到学院的运营中,学生们也纷纷加入企业的项目团队,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银泰公司近期推出的多款新型新能源汽车,每一款都凝聚了黄淮学院师生的研究智慧。
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成为了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该产业园整合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实习实训以及科研孵化等功能,不仅充当了生产车间,更扮演了课堂的角色。众多科技企业争相入驻,众多师生亦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之中。根据麦可思的数据显示,该校学生的创业比例比全国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
黄淮学院亦在列,河南省在过去两年里分阶段挑选了10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作为示范学校,并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了特别支持。此外,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验及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示范校建设领域,河南省近四年间累计投入了3.1亿元人民币。河南的本科院校转型进程,已全面加速。
转型:改变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命运
在众多区域,职业教育管理存在分割现象,各类院校与技工培训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这往往使得职业教育无法充分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就业服务也难以准确了解学生的资源状况和专业分布,因此常常出现教育与就业不相匹配的情况。
鉴于这一情况,信阳市平桥区勇于创新,成功设立了在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第一局”——平桥区职业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局。
该局作为将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的政府部门,吸纳了教育局负责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关职责,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和劳动保障管理方面的服务职能。局长马庆君表示:“通过职教局这一纽带,依托实训基地这一平台,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形成了一股合力。”
转型,转的不仅是学校之型,也是政府之型、思想之型。
刘品生,信阳航空服务学校的校长,对此深有感触。这所学校是一所民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的前两年,学校遭遇了诸多困难,这让刘品生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然而,当平桥区的党政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们立刻在深夜赶到,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困境,并竭力劝说他留下。
刘品生深受触动,最终选择留下。在那之后,他与政府部门紧密协作,不仅成功改变了困境,而且使学校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如今,已有15家企业加入学校,学校所有专业都与校内实体企业建立了联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十分宽广。
驻马店市为了助力黄淮学院实现转型,即便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量不增反减的背景下,仍为该校人才招募设置了便捷的绿色通道。特别是对于急需的特殊人才和“双师型”教师,实行了特殊处理,专门增加了人员编制。历经四年,该校成功吸引了170余名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加盟,同时聘请了120余位行业企业专家,并与他们携手合作,共同培育了110余名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全力打造学校转型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
驻马店市正全力促进黄淮学院的转型与进步,这一举措实现了互利共赢。首先,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进行,教学和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其次,当地政府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收益。目前,黄淮学院已成为驻马店市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每年,学院培养的近千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奔赴全市各领域,为全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繁荣贡献了强大的人才力量。
院校、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等多方力量正共同发力,正在深刻地转变着河南省众多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轨迹。
一个场景令尹洪斌久久难忘。
那日,他赴基层调研,询问一位学子为何选择职业教育。少年毫无拘束,面对身旁的省教育厅副厅长,直言不讳:“成绩不佳,无法进入理想的高中;家境贫寒,职业教育却免费。”此言一出,周围的同学们纷纷笑出声来。
然而,紧接着,少年展示了自己在机床上一一精雕细琢的零件,场面顿时发生了转变。同伴们纷纷赞叹不已,而父母则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在那个瞬间,尹洪斌目睹了少年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正是希望的象征。(记者:高毅哲、余闯、李见新、蔡继乐)
- 2025-07-1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解析?就业前景如何?你了解多少
- 2025-07-1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薪资潜力究竟如何
- 2025-07-09 高校图书馆功能不断更新完善,企业信息服务作用究竟有多凸显?
- 2025-07-09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大揭秘?这些方向你知道吗
- 2025-07-09 校企合作困局待解?河南职教创新模式能否破局人力资源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