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该校以光电技术为核心特色,融合光、机、电、算、材等多学科领域,实现工、理、文、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全面发展。作为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部及长春市共同建设的院校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长春理工大学被誉为“中国光学英才的摇篮”。该大学系我国“卓越计划”下的重点建设院校,亦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亦称小211工程)的优先发展对象。
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创建了这所学校,已故的知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不仅是学校的创始人,还担任了首任院长的职务。自建校至今,学校历经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第五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以及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管辖;1999年长春机械电子学校,学校的管理权转归吉林省,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同建设;200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学校被认定为吉林省的重点大学;2012年,学校成功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百所院校之一。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共开设了57个本科专业;校园拥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超过7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总资产达到22亿元,其中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的价值就达4亿元;此外,学校还拥有212万册纸质图书以及10629GB的电子图书资源。
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所以工科为主导,融合理工、文理学科,兼顾军民需求,光电技术特色显著,重点学科优势明显的多学科、开放式、高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旨在实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宏伟目标。
长春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8年,王大珩院士,作为两院院士,遵从聂荣臻元帅的命令,着手创建了一所旨在为国防事业培育光学专业人才的学府——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并且他本人担任了该学院的首任院长。到了1959年6月,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与吉林省教育厅共同决定,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机械学院以及长春化学学院合并,并正式命名为“吉林科学技术学院”。1960年5月,学校名称正式变更为“吉林科学技术大学”。同年11月长春机械电子学校,长春光机所与长春机械所完成合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与长春机械学院正式合并为同一所院校,沿用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的校名,而“吉林科学技术大学”的名称则不再使用。
1960年年末,随着办学规模的拓展,仅凭长春光机所自身的能力已不足以支撑学校的运营。因此,自1961年起,学校决定暂停招生两年。到了1962年5月30日,吉林省委宣传部正式宣布,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将停止办学。在王大珩的不懈努力下,该学校得以在长春市1958年成立的众多院校中独树一帜,成为硕果仅存的学校之一,同时也跻身全国407所大专院校的行列。到了1962年12月,学校成功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张希光、宫雷、张宗璞、马春庭、陈庆洮、李桐林、刘万平等七位同志担任党委委员,其中张希光被任命为党委书记,而宫雷则被任命为党委副书记。自1963年起,学校对自身的规模、专业设置及教学大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当年九月,光学仪器、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应用光学和应用物理四个专业重新开启招生,吸引了115名新生加入校园。与此同时,首届毕业生共有373名,他们顺利毕业并踏上了职业生涯的道路。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作出决定,学校与长春光机所需分道扬镳,实现人员编制及经费的独立管理。自此,学校方才真正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直属机构。
1971年,学校正式纳入第五机械工业部的管理之下。到了1978年,学校迎来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历史性时刻。次年,即1979年,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1980年,学校与日本中央大学建立了深厚的友好合作关系。在1982年至1993年期间,由于国务院部委的调整,学校的管理权先后转至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以及兵器工业总公司。1994年,该实验室获得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项目的批准并启动建设。到了1996年,实验室成功申报了军用光学博士点。随后在1999年,实验室的管理权主要划归吉林省,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同建设。
2000年,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正式纳入了学校的大家庭。到了200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完成了更名手续。
长春理工大学,这所学校的名字是由王大珩院士亲自书写的。在2004年,该校被正式认定为吉林省的重点大学。随后,在2007年,吉林省电信培训中心成为了学校的一部分。再后来,到了2011年,学校荣幸地被纳入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行列。2013年5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发布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正式对外公布。在这一计划中,长春理工大学荣幸地被选为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成员,这一工程亦被称为中西部100所高校,或简称为小211工程。凭借此荣誉,长春理工大学顺利跻身于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国家级别第三梯队高校之列。
- 2025-07-1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解析?就业前景如何?你了解多少
- 2025-07-1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薪资潜力究竟如何
- 2025-07-09 高校图书馆功能不断更新完善,企业信息服务作用究竟有多凸显?
- 2025-07-09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大揭秘?这些方向你知道吗
- 2025-07-09 校企合作困局待解?河南职教创新模式能否破局人力资源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