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林鹏受邀参加2025年新华网高考情报局节目,向考生及家长详细阐述了该校2025年度本科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的特色之处。
Q1:请您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成都,作为我国成立的首个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等教育机构。该学府于2017年被纳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的序列,并在2022年成功跻身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单之中。
该校已经成为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科教育为主,同时理科、工科、管理学、文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并在国内电子信息领域成为了高新技术的发源地,以及创新人才的摇篮。
Q2:学校目前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
该校共有16个学科跻身全球ESI排名的顶尖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更是跃升至全球前千分之一之列,而计算机科学更是卓越非凡,荣登全球万分之一的顶尖位置,高居全球排名第四。
该校在软科发布的全球一流学科排名中表现出色,其中“通信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三,“遥感技术”学科排名全球第四,“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及“仪器科学”学科均位列全球第十四位。
我校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表现出色,共有15个专业荣获A+评级,另外23个专业则被评为A级。这些A+和A级专业涵盖了36个本科招生方向,这一比例达到了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的85.71%。
Q3: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培养项目?
学校积极规划并推进新工科专业的生态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专业。同时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学校还着力打造以“智能+”为特色的创新交叉融合专业。
以激发求知欲和发掘潜力为宗旨,我们全面推行了一整套工程教育改革措施。其核心理念在于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具体措施包括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四年学习过程,逐级提升挑战难度,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学校已认定191门课程为示范课程,并成功建设了6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学校创新举措,实行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推动科学技术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与教育的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帮助优秀人才崭露头角。
四、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及产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可概括为以下关键词:
人才培养的“特区”涵盖了诸如“成电英才ECE领军计划”、“国家珠峰计划”、“双A联合学士学位计划”等多样化的顶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林为干班”、“壹系壹班”、“雄鹰班”等多个级别和规模的精英培育计划。这些计划共同致力于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未来引领性的创新人才。
“高精尖缺”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我们实施了“强芯铸魂”特别行动计划,旨在通过非常规的培养方式,培育出能够胜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集成电路领域的顶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
“新工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涵盖了多种项目,如跨校合作的“工科与经济学相结合”以及“工学与艺术学联合”的双A学士学位项目,还有四大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双学位培养计划,以及“管理-电子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培养实验班等。
关于尖子创新人才项目,在此向大家介绍三个卓越人才培养的实验班,以及“人工智能+”双学位教育方案。
首先,“ECE领军计划”这一项目,其招生专业定名为“电子信息类(成电英才电子与计算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而在若干省份中,该计划将选拔并录取30名优秀学生。本计划专注于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大团队、大科研、大教授”的全过程深度介入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大科研活动引领项目式学习与科研实践,致力于构建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尖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在涵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共计18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本科专业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本科毕业专业。
“珠峰计划”项目,其招生专业定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培养的顶尖人才实验班)”,在若干省份中,通过选拔过程,最终录取了13名优秀学生。此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
第三项是“双A”实验班,该班招生专业定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在全国范围内,该班在若干省份通过严格筛选,共录取了27名学生,旨在培育具备跨领域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
我校同时推出了“人工智能+”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教育项目,该项目涵盖全校八个学院的多个相关专业。此项目致力于培育具备工学、理学、文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优秀人才。通过双学位的教育模式,学生完成学业并满足特定条件后,将获得两个学士学位。
Q4: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什么样的特色和举措?
学校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友好联系,并与众多国际知名院校达成了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的协议。特别是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建立了持久的合作关系。在校期间,超过40%的本科生有机会进行海外学习,他们的留学目的地遍布近50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已与格拉斯哥大学、麦吉尔大学以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携手,共同设立了涵盖本科、硕士及博士阶段的多项联合培养计划。
Q5: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是怎样的?
在2025年,学校的招生方针可简要归纳为“一所学校,两种编码,三个招生区域,两个提升,两个增加,四个稳定”。
我校将于2025年以“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两个名称及代码展开招生工作;这两个代码对应的招生专业并无重叠;在两个代码下,学生将获得同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此外,毕业时所获得的文凭亦无差异。我校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若被代码和沙河校区格拉斯哥学院录取,其培养地点将设在清水河校区;而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招收的软件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培养地点则是在沙河校区;至于格拉斯哥海南学院的学生,他们的培养将安排在海南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2升”指的是英才实验学院在2025年对其招生专业进行了提升,集中精力发展电子与计算机(ECE)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学院以“电子信息类(成电英才电子与计算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这一名称,在若干省份的本科批次中进行招生。此外,我校将于2025年升级并推出“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项目,该项目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共计7个招生专业,这些专业分别属于工学、理学、管理学以及文学这四大学科领域。
“2增”意指2025年我校在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上均有所提升。一方面,学校在强基计划中新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数理基础科学”两个专业;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也新增了“电子信息工程(科技与艺术联合学位实验班)”这一专业,并将在本科批次中进行招生。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我校今年的招生名额有所提升,具体来说,2025年的整体招生名额有所提升,总招生量为5150名,比2024年多出100名;再者,2025年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也有所扩大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总计招收了80名;另外,我校在第五批高考改革实施省份及若干其他省份的招生名额也有所提升;此外,我校与格拉斯哥海南学院合作的招生名额也将增至240名。
“4稳”是指我校4项非常稳定的招生政策:
首先,我校在平行志愿批次的招生政策上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性,确保进档比例不超过105%。对于实施平行志愿的批次,只要考生达到调档线且政治条件合格,并愿意接受专业调剂,其进档资格将得到保留,不会因任何原因被取消。
其次,学校在转专业政策上保持稳定,给予在校学生两次成功转专业的机会。具体政策是“转出无任何限制,但转入则需满足一定条件”。
第三,大类招生维持稳定,我校持续稳定推进与实施大类招生;
第四,我们坚持“双零政策”的专业录取原则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我们不设定专业之间的级差,并且不对冷门专业进行特殊处理。
此外,在众多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中,我校2025年设立的专业组结构十分清晰,组内除临床医学与护理学外,其他专业均与电子信息领域紧密相连。与此同时,我校所招录的专业中,热门专业实力强劲,而强势专业同样备受青睐。
在专业组设置上,电子科技大学对应的理工科专业,仅在四川地区设立了三个物理类专业组,而在河南、安徽以及陕西各设立了两个;至于其他省份,则只设立了一个物理类专业组。至于文史类专业,我校计划仅设立一个专业组。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将设立五个专业组,具体包括软件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格拉斯哥学院以及格拉斯哥海南学院等专业组。
我校理工科专业及医学类专业的选科条件设定为必须选择物理和化学两门科目,而文史类专业则只需选择历史一门科目。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 2025-07-01 6月18日软科发布的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究竟藏着啥秘密?
- 2025-07-01 依托强大优势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电子科技大学英才计划了解一下
- 2025-07-01 照搬抄袭本人作品将被举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究竟啥样?
- 2025-07-01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你了解多少?
- 2025-07-01 1978年创建的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辉煌?